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师加深校企合作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转型也在不断深化,培养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水平和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培养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对推进高校教育转型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意义。
最近一年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积极鼓励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院通过实施教师下企业活动,带动专兼结合专业教师建设,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服务理念,把执教能力提高与服务能力增强结合起来,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双能素质,形成具有较强执教、科研、技术培训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成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建设行业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与保障力量。
学院一批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迅速对社会和市场发展作出反应,积极承担社会、企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课题,将知识最大化地转化成社会效益。其中,陈惜明老师服务社会效果明显,和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通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竞争能力的增强,获得了一系列横向项目。主要包括: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硫泥综合利用项目,项目经费10万元;湖北富驰化工有限公司——2-氨基-2-噻唑啉-4羧酸高沸物治理,项目经费20万元;淮北市重大科技专项——HPF法脱硫废渣制备高纯度硫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经费100万元。此外,陈惜明老师还积极指导学生从事科研理论创新,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其指导的学生获得金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因此,教师除了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之外,还要积极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为社会事务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要转变角色,不仅仅要做个好的“知识传播者”,不仅仅只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将知识转化成实践成果的能力。教师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充分发挥自身服务社会的职能,适时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深化企业合作,锻炼社会服务能力。
(文:朱丽丽 / 审核: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