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之十五:追忆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好青年
【编者按】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重视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精心组织、各部门协调配合、各学院认真落实,我校深入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1991年以来,学校已连续26次荣获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为隆重纪念建党97周年、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开展“讲严立”主题教育活动,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以“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生动反映一线火热的实践生活,展示学子的青春风采,我们组织记者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深入现场,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深度报道实践活动。
2018年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团队,分赴延安、南京、合肥、安庆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探寻不同时期历史故事,通过鲜活历史事件,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梦建设贡献力量,做新时代好青年。
延安筑梦红色之旅,寻梦历史,追忆红情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黄帝陵就安卧在延安黄陵县,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革命先辈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中国革命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
7月22日,教育学院“闪闪红星”小分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学习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团队成员围绕“一条路线、两个纪念馆、三座大山、四个革命遗址”展开活动。一条路线即党在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转移路线:由凤凰山转移到杨家岭,再到枣园,最后在王家坪落脚;两个纪念馆即延安市革命纪念馆和延安大学校史馆;三座大山即凤凰山、清凉山和宝塔山;四个革命遗址即凤凰山革命遗址、杨家岭革命遗址、枣园革命遗址和王家坪革命遗址。通过重走红色革命圣地,团队成员深刻地学习到革命先辈坚韧不拔,刻苦拼搏、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精神引导,作为青年学子,传承红色精神,义不容辞,将红色精神融入到以后的人生道路之中,再踏新征程!
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吾辈当自强
司马迁曾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7月22日,教育学院另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暑期实践活动。在纪念馆内,面对一个个惨痛的教训,一堆堆泣血的白骨,令人痛心的数字,鲜活的图片,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遭受的沉重苦难,明白今天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辈应当铭记历史,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牢记使命,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砖添瓦。
筑梦红色渡江,缅怀革命先烈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至关重要的战役,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渡江战役的胜利,基本上瓦解了国民党腐败统治。为了解这一段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精神,教育学院又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赶赴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之情。渡江战役则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为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团队成员通过瞻仰渡江战役纪念馆,了解渡江战役历史,学习渡江战役精神,增强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学习革命英烈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提升了个人的爱国情怀,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向前出发!
关注特殊儿童,促进特殊教育发展
为加强对自身专业实践知识的认知,提高社会服务意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特殊教育实践团队对特殊儿童进行家访活动,深入了解特殊儿童家庭环境,关心特殊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成长和生活,宣传家庭环境对于特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宣传国家特殊教育政策,帮助特殊家庭树立信心。实践团队一行前往梦特尔教育机构,了解当前特殊教育现状,深入交流学习。通过观摩教师上课、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于特教专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同学们对于特殊儿童的理解、增进了两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了自身专业素质,进一步弘扬了十九大提出的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政策。
振兴乡村教育,解决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矛盾
教育学院乡村教育调查团队前往安庆市岳西县五河镇进行为期7天的乡村教育状况社会调查。团队一行参观考察了当地中小学,开展校长专访和与当地乡村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活动,探究中小学教学成功案例,学习、借鉴并传播先进的教学经验,践行相关教学活动,体验乡村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一行拜访了当地小学的退休校长,校长就当地学校教师资源、学生总体状况以及其他教育状况作了详细的介绍。他们还与当地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学习,了解当地教育现状。通过调查,团队一行深刻认识到发展乡村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新时代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我们更应当关注乡村教育。
追忆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关注当下社会,推进时代发展。通过考察学习,各团队成员对近代中国历史、当今中国社会有了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人民遭受了沉重苦难,我们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新生活。新时代新生活里也有新问题新矛盾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克服。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新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生活,继承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红色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革命精神,努力学好自身专业本领,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把自己的专业学习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张丙容 褚文星 史星宇 / 图:余琳娜 汤润州 罗霞 周锐 蔡瑞 / 审核:马伟 毛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