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新时代·新征程——“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之十三:奉献青春力量 勇担时代重任

来源:校团委 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18-08-23 20:23:55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重视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精心组织、各部门协调配合、各学院认真落实,我校深入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1991年以来,学校已连续26次荣获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为隆重纪念建党97周年、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开展“讲严立”主题教育活动,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以“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生动反映一线火热的实践生活,展示学子的青春风采,我们组织记者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深入现场,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深度报道实践活动。

七月骄阳无阻实践热情,似火夏日更砺青年意志。学子们立足专业、着眼实际,牢记当代青年的责任使命,以实践为径,在学以致用中体悟新知;以奉献作舟,在服务社会中崇德修身。2018年,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100多支团队利用假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往各地,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在问卷调查、实地探访、调研访谈等过程中,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直面时代,勇担重任,不断实践着青春理想,彰显了青年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勇往直前在路上。

关爱乡村儿童,助力健康成长

实践的魅力在于躬行,青春的光彩在于奉献。淮师大学子在实践中积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在弘扬青春正能量中修德立身,把爱和希望传播到更需要的地方,同时也秉承着助燃农村教育,点亮孩子希望的原则,以强烈的青春责任和择善信念,不断坚定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追求,坚定中国梦的发展步伐。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校级重点团队利辛支教小分队前往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纪王场乡中学进行短期支教。

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陈旧落后,甚至部分教学器材已出现损坏。在酷热难忍的夏季,教室里也仅仅只有一两台破旧的电风扇。支教人员上完一堂课,就已经汗湿了衬衫。学校里偶尔会停电,办公室没有空调,教室里的一两台电风扇也是给孩子们使用。小分队经常带着电脑和纸笔,去迎风的长廊上备课,趴在长廊上仔仔细细地,反复揣摩到底哪一种教学方式更加能让孩子们接受,更容易理解。除此之外,支教成员也开设有趣且有益的课外活动,例如课业辅导、绘画兴趣班等等,提供更多的机会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们塑造更好的自己。

通过为乡村儿童针对性辅导、开展第二课堂、为乡村儿童做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等方式,深入乡村儿童生活环境,帮助更多的儿童健康成长,用青春和爱保护祖国可爱的花朵,为孩子们送去知识和关爱。

追寻红色足迹,一览梅园风采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梅园新村,在时隔近百年后的大地上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6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暑期实践队成员来到了位于江苏的梅园新村纪念馆学习“梅园”精神。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周恩来总理的全身铜像,表情沉着、坚定、机智、从容。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一楼展厅中间是一块大型汉白玉浮雕,上面刻着代表团成员和工作人员群像,画面呈"S"形, 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和我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汉白玉浮雕四周陈列着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和南京谈判的文献史料、照片及部分实物。

在展厅里,从一幅幅画卷、一段段文字的记录中,成员们看到了从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到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从中共的艰难成立,到引领全国人民开展革命运动,无不体现着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员们感受着纪念馆内浓厚的革命精神,感受着那些革命先辈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无尽的热情。

随后,成员们进入周恩来图书馆,这是全国第一家周恩来图书资料中心,收藏了周恩来的论著、文献以及介绍研究周恩来的生平和思想的书刊、音像资料、照片等。实地走访中国共产党革命先辈们的办公、生活原址,共同回忆老一辈革命家们峥嵘岁月。梅园新村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谈判的最后一站,是中共史重要的一页,是一座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的历史丰碑。

通过本次参观活动,实践队成员再次接受了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灵魂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增强了爱国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转化为意志顽强的学习作风,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转化为源源不绝的学习动力。用实际行动去响应革命家的号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以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为动力,不断的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考察现代企业,展现激扬青春 

马钢集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素有“江南一枝花”的美誉。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着高库存,高产量,低钢价的局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受此影响,马钢也曾一度处于低迷之中。经过长期探索,马钢秉承徽商精神形成了“敬人、精业、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创业、创新、创造”的企业精神。马钢通过提高技术水平,积极改革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赢得销售增长,马钢也跻身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行榜。马钢的发展体现了现代徽商的巨大潜力与研究徽商与徽商精神的重要性。

在指导老师张亚琦的带领下,小分队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先,公司负责人向成员们简介了企业概况,接着,队员们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生产车间,详细认识了钢材及其零部件的生产流程。当被问询到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及成就时,公司人员介绍马钢集团积极开展再制造产业,对使用后的零件进行更新制造、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公司同时致力于推进生产过程零排放活动,以期为循环型社会的建设贡献马钢的力量。另外,成员们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访谈,从就业、消费、环境保护三方面了解企业对居民的影响,以此保证调查的准确、真实。

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积极学习充实自己,也真实的认识了企业对当地的影响,了解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同时积极与企业沟通反应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希望企业坚持社会责任,将节能环保坚持到底,为建设生态文明积极贡献力量。

探索徽商之路,宣扬时代意义

“徽商”在中国久负盛名,自明代中期兴盛以来历时400多年之久,素有“徽骆驼”之称。淮师大青年学子将文化作为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研究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由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朱燕萍,王欣,李晨曦组成的探索徽商团队前往了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老街。

屯溪老街是徽商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徽商文化发展研究重点内容,可以说是徽商发展的重要代表和集中体现,在当代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走访中,探索徽商团队成员有幸遇到制作金银首饰的师傅。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详细了解徽商工艺的制作,并有幸观摩到手掌画的制作过程。散发着墨香的手掌仿佛变成了他的“画笔”,很快他手中的一张白纸就被画上细致而淡雅的山水画。这些恰恰体现了徽商的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宣扬了徽商劳动者的创造精神。接着,团队成员们走进徽商老字号,详细参观内部环境,并与管理员进行交流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一行人了解到徽商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到徽商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他们以史为鉴,传承和弘扬徽商精神,让徽商文化焕发新活力,充分展示徽商时代精神。同时,助于让徽商文化被更多学子所熟知,使其更好地传承徽商精神,增强徽商文化底蕴,让徽商文化焕发新活力。

实践的魅力在于躬行,青春的光彩在于奉献。淮北师范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动进行实践,丰富广大学子的暑期生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科技文化优势为社会服务,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用最昂扬的精神面貌投身实践、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尽力。

(文:王小蕾 / 图:管理学院学生会 / 审核:马伟 谷凤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