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新时代·新征程——“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之十二:实践见真知,共助中国梦

来源:校团委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2018-08-21 19:21:23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重视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精心组织、各部门协调配合、各学院认真落实,我校深入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1991年以来,学校已连续26次荣获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为隆重纪念建党97周年、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开展“讲严立”主题教育活动,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以“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生动反映一线火热的实践生活,展示学子的青春风采,我们组织记者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深入现场,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深度报道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精神,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团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可喜成绩。

旧物观新探寻非遗传承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淮北师范大学2018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旧物观新探寻非遗传承”小组全体成员前往金三角花鼓灯表演艺术团开展活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戏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8月12日,实践团队在艺术团负责人的带领下拜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推剧代表性传承人——曹树芝老先生,据曹老先生介绍,金三角花鼓灯表演艺术团位于阜阳颍上,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花鼓灯的核心之地。安徽的花鼓灯盛行地还有凤台和蚌埠怀远,但只有颍上的花鼓灯戏风格古朴有着严谨的结构。花鼓灯戏形式上分为传统式与舞蹈式及其细致的传情细节,给观众带来了完美的视觉冲击因而在淮河流域广泛流传,在2006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实践队员们不仅了解了推剧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历程,得知了花鼓灯的诸多细节和人物历史,还穿上戏服学习了一些花鼓灯动作。通过这次的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青年一代,身上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的伟大使命。

重测家乡水科普入民心

为了解皖池州市水资源保护情况,推动建设和谐家园,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百团百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家乡水,清几许”小队赶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开展暑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8月1日下午,实践小分队抵达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南湖。队员四人马不停蹄地分工协作,一边去工地询问情况,与负责人沟通联系,一边查寻南湖水质,了解湖水治理措施。据当地居民反应,南湖近几年湖水遭到污染,水质并不十分理想,稍走近后还会有异味飘出。为此,小分队决定走访市环保局。队员们向池州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详细的了解到近年来南湖水质的变化情况,查询了2018年上半年水质监测的具体数据,并在池州市环保局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从南湖多处提取了水样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检验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虽然近些年环保部门的努力使池州南湖的水质在不断变好,但现阶段仍处于轻度污染阶段。

队员们深知要想让南湖水变得清澈,仅靠环保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生活在南湖边的人民都懂得环保的重要性,所以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队员们深入走访了生活和工作在南湖边的普通劳动者,一面向他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普及环保法律法规,一面给他们送去西瓜、防暑用品等,通过走访让环保精神能够深入民心。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队员们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回馈家乡,通过走访将环保的理念传播至南湖周边,为家乡的水再次清澈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公交车上的防诈骗大讲堂

近年来,利用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十分猖獗。有些居民上当被骗、损失惨重。为提高居民安全意识,预防和遏制诈骗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居民经济损失,淮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团队5名成员在合肥市公交车上进行了预防网络诈骗的宣传。

7.23日,“防诈骗宣传”小分队到达合肥市庐阳区杏花公园,5名成员踏上30路公交车进行宣传活动,5名团队成员通过发放宣传册、咨询解答、互动交流、面对面宣讲等方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方式,个人账户、个人信息保护及防盗刷、防诈骗知识,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以案说法”,让居民对诈骗犯罪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同时告诫居民们,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争取将各种损失降到最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次“公交车上防诈骗大讲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群众防诈骗意识和能力,筑牢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坚固屏障,实践团队成员受到公交车上居民的热烈好评。

(文:杨倩倩 / 图: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会 / 审核:马伟 李品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