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新时代·新征程——“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之十一: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艺术,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

来源:校团委 美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8-08-21 18:21:49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重视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精心组织、各部门协调配合、各学院认真落实,我校深入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1991年以来,学校已连续26次荣获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为隆重纪念建党97周年、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开展“讲严立”主题教育活动,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以“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生动反映一线火热的实践生活,展示学子的青春风采,我们组织记者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深入现场,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深度报道实践活动。

美术学院一直重视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注重理论专业一体化,大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院团委精心组织、各部门协调配合、各团支部认真落实,深入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共组建了187支队伍,有319人参加,其中校级重点团队2支,院级重点团队4支,“十个一”优秀策划团队4支,“一助一”优秀策划个人7人。

追寻民间剪纸,挖掘传统艺术

民间剪纸作为我国优秀传统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了更好地追寻民间剪纸艺术,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书法学二班的暑期实践团队兵分两路,于7月20日顺利到达江苏省徐州市国本剪纸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和安徽省淮北市宗氏民间剪纸传承人韩学敏工作室。

通过对两位民间剪纸传承人的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从前的剪纸是用来作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笺、旗幡的,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不少商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进行大批量剪纸作品生产,使得民间剪纸渐渐的世俗化,变成了一种所谓的装饰用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本身固有的语言特点。

随着时代更替,生活性能与审美的改变,传统内容渐渐不能符合时代需求。在采访中,两位民间剪纸传承人都提到,对于剪纸文化的创新,应该在保持现有的优秀元素的基础上,加入新图案,新巧思,突破过往的局限,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特色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唯有创新才能将剪纸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传承方式,再造剪纸艺术的生存环境,培养新时代的剪纸传承人,使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为保证党的事业血脉永续,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红色筑梦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3日下午到达徐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进行参观学习。

进入纪念馆内,团队成员看到了反映淮海战役的大量翔实、珍贵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在团队成员的眼前真实地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和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通过此次参观,团队成员看到了那场战役的伟大胜利,也看到了战役中惨痛的牺牲与鲜血。在一件件文物和艺术作品中,更加可以看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和平与幸福,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我们应该更加坚定自己作为祖国的下一代、祖国的栋梁,肩上承担的是那艰巨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我们应该为了祖国的未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提升自身素质,弘扬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

赏农村新面貌,感经济大跳跃

2015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的意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深入了解新农村发展的情况,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美术学二班活动团队于8月10日到达河北省黄骅市魏孙村、张孙村、卞孙村进行调研。

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该镇注重卫生环境的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村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全镇生态环境和市容卫生状况显著改善,其中黄骅市绿色公车已经实现乡村全覆盖,公交通达率100%。在公交车站附近,成员们还注意到了一些快递公司的总设点,改变了以往快递不下乡进村的情况,打造了专业的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配送体系,真正实现了“网货”下村、“土货”进城。

通过此次在魏孙村、张孙村、卞孙村的调研,团队成员深刻地体会到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了显著发展,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环卫一体化,使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如今“干净、整洁、有序”已经成为黄骅的一大亮点,成员们与村民共同期待着属于黄骅市的美丽乡村画卷。

担起时代重任,贡献青春力量

现代社会,大学精神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乃至一个民族的进步均至关重要。从世界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起,大学就肩负起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使命,对于我国大学来说,兴起于民族危难之秋,其精神更是深受传统文化和时代变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时代交给青年学子的重任,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书法学一班活动团队于7月23日到达南京艺术学院进行交流与调研。

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秉承着我校“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校训,以虚心的态度与南京艺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切磋与学习,使得两校书法专业学生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到了对专业技法的扩充,吸收到了对专业的新的审美观点,更好的调整自己在专业方面上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强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也更加牢固地树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弘扬青年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到如今,也渐渐接近了尾声,美术学院已有163个团队顺利举行了活动,还有24个团队正在进行活动,完善后期工作。

在已经成功举办的活动中,有的团队访问了民间剪纸艺人,了解到唯有创新才能将艺术融入现代生活,使古老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有的团队进入到了农村,体验新农村的建设,感受新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的团队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希望通过探寻红色记忆,追忆峥嵘岁月;有的团队去到了敬老院,为老人们的生活增加情趣,感受志愿服务真正的意义所在;有的团队访问了高校,感受到不同的学习氛围,加强各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有的团队关爱了留守儿童,与孩子们一起上课嬉戏,体会到了自己年少时的那份天真烂漫;还有的团队清扫了社区的街道,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弘扬了青年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等。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深入挖掘优秀传统艺术,弘扬时代精神,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周文漪 / 图:杨雨 颜怡冰 魏梦颖 江煦 / 审核:马伟 赵辉)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