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一做践真知•青春喜迎十九大”——“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之十三: 深入探究“被人遗忘的宗谱文化”
编者按:多年来,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日益丰富、层次逐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躬行实践,在推动学校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奋发成才、建功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校也连续25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以“一学一做践真知·青春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组建了15支省级立项团队、30支校级立项团队,还有数百支“百团百题”、“十个一”、“一助一”服务团队,立足淮北,面向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理论宣讲、“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生动反映一线火热的实践生活,展示学子的青春风采。此次活动中,历史与社会学院的文史协会服务队也积极参与其中。
“用心传承宗谱文化,用行共建幸福中华。”
历史与社会学院文史协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开始了她们的暑期社会实践的道路,她们此次实践的主题是:深入探究“被人遗忘的宗谱文化”。宗谱,又称族谱、家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宗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家谱的收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呈现出起起伏伏、冷热不一的状态。但是随着寻根热的兴起,家谱收藏正逐渐升温。不少家谱学者和寻根者,开始重新重视宗谱文化。而2009年9月,《孔子世家谱》续修出版,这对百家姓重修全国性的“大宗谱”树立了典范,一股华人寻根与宗谱收藏的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升温。由此可见深入探究“被人遗忘的宗谱文化”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史协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的三名成员前往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并按照事先的计划准备好了活动时所需要的横幅、宣传单、X展架以及调查问卷等。三名组员前往芜湖市南陵县蒋塘村参观了那里的“潘家祠堂”,并从当地的居民那了解到的该建筑的一些构造的含义。以便之后和其他地区的祠堂进行相关的对比。该团队的负责人指出:“祠堂文化和宗谱文化息息相关,如果想更好的探究宗谱文化,那么了解祠堂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天气炎热,但是三名组员仍然坚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天,她们通过走访,了解到了当地的另一个村庄的一位老人的家里至今还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宗谱(戴氏宗谱),此宗谱是2004年开始修订,2006年修订完成,耗时两年。在老人的同意下,组员们简单翻阅了一下,其中记载了当地所有的戴氏人的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婚姻状况等,十分的详细。是研究宗谱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为了统计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宗谱的了解程度,该团队的组员向当地的居民发放问卷,并抽样进行统计。她们发现当地年纪稍大的老人对宗谱还有一定的了解,但年幼的学生们对宗谱却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这一个地区的问卷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他们很快便前往了下一个地点——徽州文化的代表黄山市。
文史协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前往宏村的汪家宗祠进行参观,并将其与之前的“潘家祠堂”进行对比,发现相对于“潘家祠堂”,这一座祠堂规模更大,年代更久远,且保存的较完好,其中的一些雕刻代表的意义也不同,但总体的建筑结构都大体相似。其组员说道:“这一次的参观使我对祠堂的了解更加深刻了,而且和之前的祠堂也是一个对比,我们从中发现祠堂是宗谱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两者是密切关联的。”问卷结果也表明这里的居民对宗谱的了解明显高于南陵的居民。
她们最后前往宗谱文化十分浓厚的安庆。在安庆桐城双港镇鸭子村,她们发现当地及周边宗祠十分的多,也因此宗谱也比较多,且保存的较好。通过对比发现当地的宗谱(以“黄氏宗谱”为代表)的修订过程以及内容都和之前的“戴氏宗谱”十分相似,但其中部分细节有所不同,例如辈分派行是不一样的。问卷结果表明当地的居民对宗谱文化的了解程度远远高于前两个地区。
宗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宗谱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目前来看,弘扬宗谱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文史协会一直坚持以“传播文史知识,丰富校园生活,以人为本,志于成人”为宗旨,以“立足我院,面向社会,服务同学”为准则,这次淮北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团队文史协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也坚持“用心传承宗谱文化,用行共建幸福中华。”用自己的行动在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深入探究“被人遗忘的宗谱文化”并积极弘扬传统的宗谱文化。
(图文:戴春霞 / 审核:秦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