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突出“六个引领” 建设文明师大——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纪实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7-08-20 15:20:03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年11月22日,学校召开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申报部署会。校党委书记王磊强调,文明单位是一项综合性荣誉称号,代表一个学校的形象,反映一个学校的风气,体现一个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要把文明单位创建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做好巡视整改工作、深化综合改革工作结合起来,做好学校各项工作。根据校党委部署,党委宣传部牵头,各部门各单位协同配合,齐心协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认真做好申报准备工作。

2016年12月13日,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考核组进校检查考核我校文明创建工作,听取汇报,查阅申报报告和支撑材料,实地考察分析实验测试中心、图书馆和校园环境。

2017年6月20日,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安徽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表彰通报,淮北师范大学获批为“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回顾文明创建过程,淮北师范大学在省委、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委的指导下,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做文明师生,创文明单位,建高水平大学”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围绕文明创建任务,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培育文明创建特色,固化文明创建成果,文明创建成效显著,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强化思想引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建立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围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事关学校长期发展的重要工作长抓不懈。学校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年度文明创建工作计划,总结年度文明创建成果,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及班子成员带头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学校领导带头抓,文明办具体抓的领导机制;校属各单位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协作机制。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图片展、领导上讲台等主题教育活动,着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校师生员工头脑,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获批2016-2018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项目7项,思政课综合教学平台推广效果好。2015年,我校入选“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积极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制定《淮北师范大学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畅谈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大赛,“聆听我的中国梦”——主题宣讲,“唱响我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践行我的中国梦”——主题实践,“激励我的中国梦”——年度人物评选,“描绘我的中国梦”——“美好淮师大”主题书画、摄影大赛,“夯实我的中国梦”——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等系列主题活动。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制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总体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开展专题教育与凝聚师生力量相结合、与优化顶层设计相结合、与增强办学实力相结合、与培育大学文化相结合,党委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组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7次,校领导带头上党课,开设专题辅导讲座。

强化价值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传弘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制定实施《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刊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25篇。组织学习焦裕禄、邹碧华、盛黎明、潘建伟等模范的先进事迹。学校也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好事。例如,保卫处职工王松、后勤服务集团学生公寓保洁员赵红侠、经济学院江啸同学拾金不昧的事迹先后被媒体关注报道。

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2016年,学校面向广大教职工家庭开展家规家训和家风故事征集活动。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家庭成员”、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我校姜广浩老师荣获“安徽省最美儿女”称号。2015年,学校评选出程新桂、徐影、彭勃、从守民、杨一军等5个家庭为“淮北师范大学最美家庭”,并推荐参加安徽省最美家庭评选。多个家庭被评为淮北市“五好文明家庭”。

强化精神引领,树立优良校园风气

加强人生理想教育。学校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领导干部上讲台、新入职教师培训、处科级干部培训班、大合唱比赛、重走长征路、开展“双争”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人生理想教育。如,2015年10月27日,何必山、陈贵春、王宜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我校举行。2016年10月,校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到瑞金、古田、会宁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重走长征路。11月,学校开展“双争”活动评选活动,遴选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支部,在校园网上宣传先进事迹,号召大家学习发扬,争创先进。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学校印发了《淮北师范大学“关于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以“传承雷锋精神 深化志愿服务”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数以百计的各类活动,16个学院、近200多个团支部、万余名同学积极参与。目前,学校有薪火义务支教社、小雨滴、淮美彩虹支教队、淮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总队和淮北市大学生防震减灾科普讲师团等志愿者服务团体12个,近3000名师生正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李国辉同学获得“第九届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薪火义务支教团队荣获2014年度“淮北市十大新闻人物”。

培育发扬淮师大精神。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建设,形成了“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校训、“敬业、奉献”的校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知行合一、学做真人”的学风,凝练出了“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淮师大精神。

[NextPage]

强化先锋引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注重培育推荐、评选学习先进典型。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举办“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演讲大赛”,推荐1人参加全省决赛。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2016年评选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4名。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2人获第四届安徽省高校教师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获2015年安徽省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二等奖,1人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2014年度“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2016年表彰师德标兵10人、优秀教师54人、优秀教育工作者32人、优秀辅导员33人、优秀共产党员16人、优秀党务工作者9人、优秀基层党组织21个。开展“寻找身边的张丽莉”活动,遴选“有大爱”“有思想”“有方法”的优秀教师典型。开展师德先进评选活动,我校李品华教授被评为“安徽省教育系统师德医德先进个人”。

深入开展学习评选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安徽好人”活动。学校推出“走进师大菁英”、五一特辑“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劳动者的赞歌”、“双争”先进事迹、十大师德标兵、致敬老红军和抗日老兵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校园网、宣传栏、广播、微信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师生的先进事迹。 我校数学科学学院学生、薪火义务支教社社长安智全入围“中国好人榜”。2014年11月5日,我校文明委与淮北市文明委联合举办“中国好人先进事迹宣讲会”。

强化实践引领,构建公益育人品牌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打造公益育人阵地。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04年以来,薪火社足迹遍及淮北地区农村小学,连续7年奔赴陕西、甘肃等灾区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已有8600多名大学生投入到支教行列,授课多达65000多课时,近7000名农家孩子受益。薪火社事迹先后荣获中央文明办、安徽省文明办、淮北市文明办的多次表彰,并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人民日报》(头版)《中国教育报》、“中国文明网”“中华美德网”等媒体多次报道。荣获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三等奖,先后3次被安徽文明委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获评为201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2015年首届安徽省青年社会组织 “十佳最暖公益项目”。学校先后25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化、品牌化效应已然形成。

积极开展基层创建,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学校修订实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文明公寓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本科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方案》,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教职工积极参加淮北市文明小区、文明家庭建设活动,学生积极参加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出行宣传等活动,助力淮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学校还积极参与淮北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创建,2015年11月17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核查组进校考察,对我校在城市绿化模范工作中发挥的引领示范作用表示赞赏。2014年举办了“淮北市第二届微电影大赛获奖作品展播”活动,传播淮北好声音。

积极开展乡村扶贫,结对共建助脱贫。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共建活动。学校成立砀山县刘楼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负责人多次到砀山县调研,与地方政府共同研究扶贫方案,派驻扶贫干部,实施扶贫项目,决定由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22个基层党委(党总支)各包一户,先行试点,总结经验;2017至2018年,进一步扩大包户范围,实施精准扶贫,确保如期脱贫。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组织教工党员先后到相山区郭王村、杜集区南山村深入开展了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群众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

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维护交通秩序,倡导文明出行”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合举办淮北市第三届“文明交通,精致淮北”公益宣传招贴画评选活动。我校美术学院师生分别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多项等荣誉。建设“节约型机关”,每年都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组织学生举办“光盘”行动淮师行志愿宣传活动,开展“关注身边资源,倡导节能减排”知识培训讲座、节能减排主题团日活动。

积极倡导文明旅游,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学校利用旅游专业资源积极倡导文明旅游理念,举办第五届校园旅游文化节,让文明旅游深入人心。建立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签名、“文明上网、享受青春”主题宣传等各种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文明礼仪素养。

强化文化引领,打造文化育人特色

构建弘扬传统文化平台。学校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社科联等为依托,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制定《淮北师范大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实施方案》,获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1项,“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获省级智库立项。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社科奖2项;《皖北文化九讲》获省社科联2015年优秀成果二等奖。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设置相山讲堂,开设皖北文化和行走隋唐大运河系列讲座。学校每年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图书漂流等阅读活动,尤其是每年一届的大型读书活动,自1992年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二十六届。举办读书沙龙46期,推荐阅读书目4000余种,举办读书讲座189次,征集读书心得30000余篇,举行读书报告会26次,知识竞赛10次,心得交流140余次,参加读书活动的同学累计达150000余人次。我校图书馆获批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成为安徽省唯一获得“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的高校图书馆。

开展系列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体育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团省委专此致函予以肯定。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探索节日节庆活动的新路径新载体。组织学生开展“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系列庆重阳活动,每年春节、中秋前夕组织看望慰问离退休教职工和砀山县刘楼村老人儿童。大学生心理协会走进淮北市南湖路小学,开展“情暖端午”活动,关注留守儿童。

近年来,文明创建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批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第十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先进集体”“安徽省科研管理先进集体”;25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2015、2016年,学校连续进入自然指数(NI)中国大学百强榜。2014年,学校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填补了省属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该奖项上的空白。在省委组织的2015、2016年度全省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中,学校领导班子获“优秀“等次。

                                          (文:宣思 / 图:刘军 葛婕 / 审核:王向阳 施学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