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一学一做践真知·青春喜迎十九大”——“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之一:学校举行201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来源:宣传部 团委 教务处 学工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17-07-09 15:09:21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多年来,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日益丰富、层次逐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躬行实践,在推动学校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奋发成才、建功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校也连续25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以“一学一做践真知·青春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组建了15支省级立项团队、30支校级立项团队,还有数百支“百团百题”、“十个一”、“一助一”服务团队,立足淮北,面向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理论宣讲、“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生动反映一线火热的实践生活,展示学子的青春风采,我们组织记者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深入现场,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深度报道实践活动。

6月28日晚,学校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相山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德顺,党委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学工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和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校团委负责人主持仪式。

朱德顺指出,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朱德顺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虚心学习,认知社会。要在实践活动中要深入群众,主动地向人民群众学习,虚心学习他们勤劳质朴、脚踏实地、坚韧顽强的优良品质,要学会与群众建立感情。在实践中熏陶思想、充实生活、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彰显价值。当代大学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基层留下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和谐社会的建设。

朱德顺要求,在实践中要团结协作,确保安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团队多、人员多,涉及范围广、任务重,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各学院、各有关部门要协同配合,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和必要的支持。各实践团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好安全预案,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仪式上,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代表、数学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张云、获奖青年志愿者代表外国语学院王芳同学、社会实践学生代表岳园同学分别发言。授旗仪式后,我校各级实践团队将分赴各地,开展201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与会的200余名省级、校级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全体起立庄严宣誓。铿锵的誓言表达了大家志愿服务、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的决心。启动仪式上,还对学校第十届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获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多年来,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日益丰富、层次逐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躬行实践,在推动学校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奋发成才、建功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校也25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一学一做践真知·青春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组建了15支省级立项团队、30支校级立项团队,还有数百支“百团百题”、“十个一”、“一助一”服务团队,立足淮北,面向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理论宣讲、“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文:卢迪 / 图:葛婕 / 审核:马伟)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