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三免的哥”王海峰:用行动与感恩的心善待一座城
三年来,王海峰载过约2600 名孕妇、老年人和残疾人,没有收过他们一分钱,人称“三免的哥”。
三年来,王海峰的出租车行驶了约50 万公里,仅有过一次道路违章。
三年来,在市运管处96333 客户服务热线的投诉记录里,找不到王海峰的名字。
王海峰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周围的人。他说,是这座城市,给予了他梦想,他理应用感恩的心,善待一座城,善待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
……
10 月8 日下午,王海峰的电话又响了。
“明天上午9 点吗?好嘞,王大爷,我提前10 分钟到你家楼下。”在王海峰的那部用了近三年的诺基亚手机里,除了老婆,已过80 岁高龄的王绥泽打来的电话最多。
就在一年前,家住帝景翰园小区的王绥泽在出门时坐上了王海峰的出租车。看到王老先生行动不便,王海峰又是搀扶,又是帮忙拎东西。王老先生下车时,王海峰随手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大爷,如果以后打车不方便,就打我的电话,只要提前10 分钟就行,我保证去接你,而且不收钱。”
就这样,王绥泽成了王海峰出租车的常客,但王海峰一分钱都没收。
“就在去年快过年时,我又接到了王老先生的电话,我以为王老先生需要坐车,就把正在车上的客人拉到了目的地,径直去了帝景翰园。”让王海峰没想到的是,王绥泽这次真不是为了坐车而给他打电话。
“王老先生拎了好多年货,说平时不要钱,过年了,自己总要给我买点东西,表示一下心意。看到这,我的心暖暖的,但东西不能要。”就这样,王海峰硬是把王绥泽提来的年货退了回去。
“除了王老先生,你还有其他的固定服务对象吗?”记者问。
“有啊,手机里就有三四个号码,他们经常打电话找我。”
“那他们住哪?叫什么名字?”
“一个住发现之旅,一个住三矿, 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面对记者提问,王海峰朴实地回答。
“我来自农村,到城市闯荡,也可以说是谋生吧,已经有5 年了,5 年的时间,我渐渐爱上了淮北。”
王海峰说,每天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很多事情让他感动。
一个小学生将塑料瓶捡起跑了近100 米,然后将塑料瓶扔进垃圾桶。
一天三次看到一群中学生在不同的地点,穿着校服,举着牌子,帮助身患重病的同学募捐。
这一切,让王海峰感动不已,这些,让王海峰决定用一颗感恩的心,善待一座城市,善待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
王海峰用3 年的时间,兑现着自己的诺言他说,只要还在开出租车,就会用行动履行诺言,让人们感受来自出租车司机这一群体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