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师大榜样/详细内容

【师大榜样·校友篇】肖伟烈: 从相山脚下到云岭之南 在药物化学领域书华章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8-21 20:21:35 浏览次数: 【字体:

从淮北师范大学的实验室到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平台,肖伟烈用多年光阴,带着母校“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校训精神,在药物化学方面深耕不辍,不断钻研。他以“勇闯前沿”的科研魄力,“薪火相传”的育人热忱,在天然药物化学及新药研发方面写下一篇充满力量的成长故事。

6349c306c12f496d8780469050fd4050.jpg

深耕不辍:从相山学子到科研中坚的进阶之路

1995年,相山脚下的淮北师范大学(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迎来了一位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的青年——肖伟烈。在这里,他开启了生物学专业的求学之旅,实验室里的显微观察、野外实习的标本采集,为他埋下了探索生命科学的种子。凭借扎实的专业积累和不服输的韧劲,1999年他顺利毕业,带着母校“博学笃行”的校训,踏上了更广阔的学术征程:先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植物学硕士,系统筑牢植物资源研究的根基;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深耕天然药物化学领域,获博士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后,他留在昆明植物研究所,从助理研究员逐步成长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每一步都印刻着对科研的执着。2008至2010年,他远赴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与纽约城市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异国实验室的跨学科合作,让他跳出单一研究框架,学会用更全局的视角看待药物研发——这段经历,如同为他的科研工具箱增添了“新利器”,为日后突破奠定了多元思维基础。2016年,他加入云南大学自然资源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如今,作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他仍在科研与育人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将对科学的热忱延续传承。

科研攻坚:让天然药物在需求中绽放价值

“化学研究不应局限于实验室,更要扎根地方需求。”作为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国家级人才,肖伟烈始终锚定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循着“药物资源—天然分子发现与优化—活性评价—药物发现”的研究脉络,深耕天然药物化学与新药研发。多年来,他牵头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更重要的是,他的团队从药用植物中筛选出系列具抗艾滋病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中1个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HIV药物先导分子已进入临床前研究——这些成果,不仅为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更让丰富的植物资源有了“治病救人”的实际可能。

荣誉加身:以初心映证深耕价值

二十余载科研路,荣誉是对他坚守的最好注脚: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见证他在基础研究的突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彰显他博士阶段的深耕,中科院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铭记他扎根西部的付出,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云南省青年科技红河奖等10余项荣誉,串起他从青年学者到科研骨干的成长轨迹。但面对荣誉,他始终保持谦逊,实验室的灯光依旧常常亮至深夜,指导学生时的耐心细致从未改变——这份对科学的纯粹热爱,比任何奖杯都更动人。

从青涩学子到科研中坚力量,肖伟烈用二十余年的深耕证明:真正的科研,是在热爱的领域里沉下心、扎下根。他是母校的骄傲,更用亲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唯有坚守与钻研,方能让每一步前行都充满力量。

(文:许媛莲/图:生命科学学院/初审:李畅羽/审校:方芳/终审:谢天勇 )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