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师大榜样/详细内容

【师大榜样·学生篇】文学院段静:在学科竞赛中书写广告学的精彩篇章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8-21 21:21:4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学科竞赛的舞台上,总有淮北师大学子凭借卓越闪耀光芒。文学院广告学专业2025届毕业生段静,就是这样一位佼佼者。她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累计收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27项、校级56项,还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发表论文1篇,2025年成功考取本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留校继续深造。

83b62c414fd0477db221a71d23a9752d.jpg

初遇竞赛:缘起热爱,投身逐梦

刚踏入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创意魅力就深深吸引了段静。课堂上老师分享的学长学姐竞赛经历与收获,让她心生向往,“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瞬间点燃了我参赛的决心”。从那时起,段静便暗下决心,要在广告艺术大赛的舞台上证明自己、提升自己,开启逐梦之旅。

备赛征程:突破困境,携手共进

备赛时,创意构思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广告竞赛要求作品既独特又贴合品牌需求与市场趋势,团队初期头脑风暴的点子,总因不够新颖、冲击力不足,让段静陷入创意瓶颈,“压力特别大,感觉被困住了” 。

为破局,团队果断走出校园,深入商场、超市调研。观察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喜好,查阅大量行业资料和优秀案例,“在这个过程中,灵感慢慢涌现,我们找到了独特的创意方向,为后续创作筑牢根基”。

团队协作:分工明确,包容共进

团队协作是竞赛关键。段静团队组建初期,就依据成员优势合理分工:有人擅长创意策划,有人专精设计制作。讨论方案时,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尊重不同声音,在交流碰撞里完善思路”;遇到困难,成员互相支持鼓励,“这种氛围,让我们像一家人,携手往前冲”。

灵感来源:生活为基,多元汲取

在段静看来,创意灵感源于生活点滴。她爱阅读各类书籍、杂志,紧盯时尚、艺术、科技动态,“这些能给我不同视角和思路”;也热衷旅行,“感受不同文化、生活方式,经历越丰富,灵感越容易冒出来”。同时,她关注社会热点与行业趋势,“把这些和广告创作结合,作品会更有时代感、吸引力”。和同学、老师交流,也常让她获得启发,“从他们的观点里,能找到创意突破口”。

平衡学业:规划为先,高效执行

竞赛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平衡学业与竞赛成了必修课。段静有自己的“时间管理经”:学期初,结合课程表和竞赛节点,制定整体时间表,“明确每个阶段任务、目标,心里就有底了”。日常学习,她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备赛期,合理分配时间,“周末、假期集中搞竞赛创作,课余处理学业任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两者兼顾”。

心态调整:视挫折为成长契机

竞赛中压力、挫折难免,段静却视其为成长机会。遇到困难,她先冷静分析原因、找解决办法,“告诉自己,每一次挫折都是学习进步的阶梯,坚持就能克服”。同时,她用听音乐、运动、和朋友聊天缓解压力,“这些能让我放松,以更好状态投入工作”。她还常回顾进步与成果,“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信心和动力就回来了”。

获奖感悟:荣誉背后,责任在肩

得知获全国一等奖时,段静满是激动与喜悦,“这是对我和团队努力的肯定,也证明了我们的专业能力”。但她深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团队、老师和学校”。它让段静明白,“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收获成功喜悦”。未来,她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校、专业增光”,也想把经验分享给更多同学,“鼓励大家参赛,在实践里锻炼自己、实现梦想”。

能力提升:竞赛打磨,全面成长

参赛让段静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进步显著。知识层面,她对广告学各领域理解更深,“通过实操,学会把理论用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了”。技能上,创意构思、文案撰写、设计制作、团队协作等能力,都在竞赛里“得到锻炼、飞速成长”。“这些技能,对我未来职业发展太重要了,让我更有底气在广告领域闯一闯,”段静笑着说。

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的参赛指南

对于想参赛的学弟学妹,段静分享了“独家经验”:

1.目标信念:要有明确目标和坚定信念,“竞赛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没有目标、信念,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

2.团队组建:提前做好准备,选专业知识扎实、技能互补、沟通良好的队友,“靠谱的团队,是竞赛成功的基础”。

3.备赛要点:注重创意和实践,“多挖掘潜力,大胆尝试新方法思路”;多和老师、同学交流,“他们的建议,能帮你完善作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挫折别放心里,相信自己能行”。

未来展望:深耕广告,传递价值

谈及未来,段静目标清晰:想在广告学领域继续深耕,提升专业水平,“专注广告创意策划工作,把自己的创意、想法,通过广告作品传递给更多人”。她也盼着参与有影响力的广告项目,“为品牌发展、推广出份力”。同时,关注行业趋势、新技术应用,“不断学习创新,保持竞争力”,还想把经验、知识分享给更多人,“为广告学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从初遇竞赛的心动,到备赛的拼搏,再到获奖后的思考,段静在学科竞赛里成长、蜕变。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同学勇敢投身竞赛,在实践中锤炼自己,让创意绽放光芒。相信未来,段静会在广告领域书写更多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文:邵秀秀/图:文学院/初审:霍雨婷/审校:方芳/终审:谢天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