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榜样·教师篇】陈惜明:执鞭杏坛育英才 研路逐光绽芳华
陈惜明,200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学校碳中和研究中心副主任。多年来,他深耕化工领域,学术成果斐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8篇,获18项发明专利授权;主持参与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淮北市重大科技专项等8项各级科研课题,其主导研发的“低堆密度颗粒型过碳酸钠生产工艺”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尽显卓越科研实力。在育人方面,他同样成绩卓著,悉心指导学生获“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竞赛奖项10项,先后荣获安徽省“优秀教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及学校“双树双建”年度标兵等荣誉称号。
启智润心育栋梁
陈惜明教授的育人之路硕果累累。在教学一线,他承担化工工艺学、化工机械基础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他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念,积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力求让学生所学知识落地生根。在学校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获产教融合组三等奖。
除此之外,他还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曾指导学生完成6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大放异彩: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11项,其中包括“挑战杯”全国银奖、中国国际“互联网+”铜奖、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等重磅荣誉;更有本科生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他对学生的倾心付出与耐心栽培。2024年,陈惜明被授予“安徽省优秀教师”,这正是对他育人初心的最佳诠释。
聚焦应用谱新篇
陈惜明教授的研究视野始终紧扣产业实际需求,涉猎化工过程信息工程、煤化工、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他深耕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8篇,获18件发明专利授权,多项专利技术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浙江时代金科、江苏梅兰化工、临涣焦化、湖北远大富池化工、安徽碳鑫科技等企业,累计创造产值超3.8亿元,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其中,他研发的“脱硫废渣萃取结晶法制备高纯度硫磺技术”及“低温液相法从脱硫废渣制备不溶性硫磺”技术,均属国内首创,获5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不仅帮助企业每年节省300余万元固废处理费用,还新增500余万元产值,真正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和社会价值。
产学研用共奋进
立足皖北地区产业发展需求,陈惜明积极服务淮北“五群十链”产业建设。他主持的科研课题累计到账研究经费超200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他还参与编制《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萧县费村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区域发展规划,以专业视角和丰富经验为地方产业布局提供宝贵智力支持。2024年,他向省委统战部提交的《创新提质,简政增效——长三角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点建议》,因见解独到、方案切实可行受到广泛好评,充分体现了学者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陈惜明教授始终坚守深耕不辍的科研精神和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他在化工领域的探索永不止步,在育人之路上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与担当,成为师生心中当之无愧的“师大榜样”。
(文:金颖/图:化学与化工学院/初审:李畅羽/审校:方芳/终审:谢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