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大迎来今年初雪
11月24日,淮北气温最低零下8度,北风4到5级,悄然迎来了2015年的第一场雪,许多同学的反应是“猝不及防”。
初雪来得突然,即使天气预报早有提醒,但不少同学的手套围巾毛衣棉裤还在路上。大雪之时,还有家长带着厚厚的棉被赶到学校,千里迢迢为子女送来温暖……一时间,校内外呈现一番新景象。
初雪降临:喜忧参半
天空里,刺骨的风夹杂着片片雪花,费力撑着伞依旧“白”了头、湿了衣衫;地面上,冰雪间杂,坑洼的路面铺满落叶。同时,学校里上下坡变得难走,脚下一不留神就成了滑行,甚至摔倒。树上积雪过重,部分树枝被压断,或连同树根一并倒地。
“你拉紧我,顺着天桥的栏杆走,那里雪厚实。”14级经济学的王同学贴心地嘱咐着她身后的室友。路上,同学们大多选择两两搀扶着走。
连接天象公寓与学校的纽带——天桥,积雪较厚,25日路面结冰,被调侃成了“天然溜冰场”。
行走在天桥上,需借助外力保持身体的平衡以防止滑倒。他们手拉着手沿着道路两旁的相对安全地带行走,眉头紧锁,注意力集中,小心翼翼,用脚尖试探着地面,脚步轻缓谨慎。平安过了天桥,用了10多分钟,同学们的脸上显露出轻松的表情。
虽然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但清晨漫天飘雪的景象,仍吸引一些同学兴奋地起床,在阳台感受初雪的浪漫。
一些南方的同学人生第一次看到零下七八度的气温,直呼“日子没法过了”。一位来自广西的新生激动地说:“我第一次看到下雪,也从来没有体验过这么冷的天气,我堆了我人生第一个雪人!可是这里的温度我真的有点hold不住。”
一位四川的女生惊喜地在寝室阳台手舞足蹈,她说,“好冷,可是我现在好兴奋!我觉得需要买一套保暖衣了。我第一次体验零下10度的天气,不过太恐怖了,我在家最冷的时候都没有穿过两条裤子。”
操场上,积了厚厚一层雪,空旷的场地成了同学们打雪仗的绝佳地点,三三两两的雪球从空中划过,一片欢声笑语。“冬天就该有这样的雪么,不然就像没感觉到冬天一样。”一位正在雪地中奋力追逐自己女伴的女生,在被我们拦下时兴冲冲地说道。
而这场雪景,也是淮师大摄影爱好者最不愿错过的,他们用厚厚的衣服将相机包裹在怀中,迎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精心斟酌每一个拍摄角度,拍出属于他们的师大冬日光影。
“今年的初雪来的格外得早,当然,这对我们是好事,这样的素材可不是年年都能遇到。”采访时,一位手持单反的14级同学笑着说。
暖冬行动:志愿除冰
初雪第二天,通往天象公寓的天桥上,无论是中间段还是两边楼梯都已结冰,结冰面积达70%以上,给出行的市民和同学带来忧患,有同学不慎滑倒,无奈选择绕道而行。
“最怕下学了,下雪就意味着要去铲除路上的积雪、坚冰,天又冷双手很容易冻伤,但为了防止雪天路滑还是要工作。”一名环卫工人无奈地说道。
“太好了,终于可以安心过桥了,是谁铲除的冻雪啊?”上午过桥时不慎被摔的14级市场营销的王同学高兴的同时也疑惑着。
原来,除环卫工人外,校学生会、经济学院等各自组织同学志愿铲雪,为大家安心、安全地往来清除障碍。除天桥外,铲雪地点还包括学校水房,校医院入口文科楼附近及科讲附近等人流密集区。
“同学小心路滑,我来给你打开手电筒。”志愿者以关切的语气说着,给行人心底注入一股暖流。
此外,青援社会工作协会24日当天晚上,便组织会员冒着寒风,清除积雪。这些志愿行动给大家出行带来便利,获得不少好评。
除学生志愿铲雪外,学生宿舍楼门前、校文科楼入口阶梯处也铺上一层防滑地毯。“学校学生和管理人员想得很周到,我不用害怕被摔了,虽然天气很冷,但是心里因为他们的行为暖和了。”14生科的郭同学说道。
天气预警:小心寒冬
淮北市气象局相继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暴雪蓝色预警、道路结冰黄色预警,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专家预测,今年冬天气温将比去年低,可能是个“寒冬”。
25日的温度仍旧低,但天气转晴,未来几天气温会有小幅上升。
同学们晾了一两个星期的衣服终于有望晒干了。有空调的寝室也可以开空调取暖,没有空调或取暖器的同学,如果实在难以忍受寒冷,可以去学校开空调的教室自习。不过提醒大家注意室内外温差和早晚温差,防寒保暖,防止生病,以免影响即将到来的英语四六级和期末考试。
(文:宋 芹 徐文丹 范迎迎 许振宁/图:刘超 宋芹/审核:郎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