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黄书光教授应邀为教育学院师生作报告
9月24日下午,教育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黄书光教授在线作了题为“百年基础教育演进与融合育人理念的文化反思”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教育学院院长张家年主持,学院师生300余人聆听了讲座。
黄书光首先从中国古代“国士”培养与基础教育讲起,分析了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民基础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演进历程,重点剖析了各个阶段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特点及经验。基于文化视角进行审视,黄书光主张把传统文化的根留住,活化传统的育人价值,并在实践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同时对待外来文化,要在尊重-融合-文化自觉-创造的基础上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再次,对于融合育人理念的文化传承,黄书光主张树立国际视野与坚守文化自信、注重教育公平与突出生命关怀、彰显价值主导与提倡多维共育等。最后,在回归本源命脉的价值共识上,他提出既要顺应世界潮流,又要扎根民族教育土壤;既要投身当代教育实践,更要回归儿童的成长。报告会后,针对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学业负担以及高校和高校教师深入基础教育领域等师生们感兴趣的问题,黄书光做了针对性的交流与互动。
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黄书光纵论古今,畅谈中外,既分析了基础教育百年演进的历史规律,又重点关注了众多教育探索的典型案例;既介绍了国外教育研究的相关问题,也探讨了教育本土化的探索创新;既指出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等多维关系,也阐释了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与规律。整场讲座资料翔实,案例丰富,鞭辟深入,富有启发。
报告人简介:黄书光,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
(文图:王耀祖 / 审核:卢迪 张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