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学术讲座月”系列学术讲座之七
12月7日晚,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讲座月”系列学术讲座第七讲在文南105开讲,傅瑛教授主讲,题为“著书心得——从《民国皖人文学书目》谈起”。现场有百余名同学慕名前来聆听。讲座由副院长冀运鲁主持。
傅瑛教授首先介绍了《民国皖人文学书目》这本书的写作缘起。傅老师认为能把自己的一些著书心得分享给大家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因为与人分享可以使快乐成倍增加。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傅瑛教授还从乡土文化的角度给同学们阐述了地方文学研究的概念和作用。傅老师虽然不是安徽人,但她表示在安徽生活的几十年里,对安徽文化有了很深的了解,更是被其中的文化底蕴所折服,所以才下笔撰写“皖人”的书目。《民国皖人文学书目》收录了几千本民国时期皖人所著的书籍,并一一撰写了提要。
傅老师指出,研究地方文学是对这种地区性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它将文学与人们文化生活、生存形式连成一体,发挥文化的中介作用。随后傅教授介绍了新安学派、桐城文派的历史状况,以及决定了新文学走向的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探索历程。研究地方文化势必涉及地方精英人物的研究,傅教授还给同学们讲述了秋瑾、吕碧城、孙立人等一批精英人物的故事。傅瑛教授告诉同学们如果不了解地方文化,对于文学现象、作品的理解往往很难深入,因而要以地方文学的研究为突破口,重新认识现代文学史。她还讲述了现行文学史、文体的局限,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两大旗手的文化渊源等问题。
傅教授还呼吁同学们“学习要从阅读开始”,提倡先看作品,再看文学史,要有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不要陷入文学史的陷阱,也不要局限于对分数的追求。
最后,傅瑛教授还与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同学们积极发问,提出自己的一些关于文学的疑问,傅教授也耐心详细地对问题进行解答。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 文:程晓琳/图:盛阿康/审核:冀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