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关于开展2008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及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

作者:jwc 发布时间:2008-07-12 15:12:37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务字[2008]26号
 
 
各单位:
     为推进我校教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秘高[2008]46号)的有关要求,我校将开展2008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在此基础上遴选推荐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原则
    立项项目要体现立项与改革、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内容要注重实践,大胆创新,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二、立项内容
(一)委托课题(1项)
1.安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报告;
2.安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3.安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4.安徽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年度调查报告;
5.其它委托课题
(二)招标课题(1项)
1.产学研结合培养安徽工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紧缺人才
基本要求:
符合安徽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精神。
2.安徽省高等教育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本要求:
(1)与省内一所或多所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2)建立双向或单向学分互认的管理制度;
(3)建立优秀学生部分时段异地学习的支持系统;
(4)引进或利用合作学校包括师资在内的优质教学资源。
3.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本要求:
(1)建立包括跨学科、跨学院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建立与之相应的学分、学籍管理体系;
(3)建立在免费、自愿和择优录取原则上的在校生专业选择办法;
(4)为特殊人才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
4.适应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本要求:
(1)以选择课程、辅修或第二专业等组织形式的学习为载体,面向淮北或邻近地区的兄弟院校开放;
(2)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必要的支持系统,包括学分、学籍管理、学生指导、图书馆阅览和借阅等管理办法;
(3)有条件的应开通网络课程共享、远程学习指导等。
5.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基本要求:
(1)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A.以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为主要监控对象;
B.建立面向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C.选用合理的模型,应用计算机对上述教学质量信息进行采样、综合分析和评价等。
(2)社会评价、用人单位评价
(3)社会中介评价
6.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基本要求:
(1)以实验室、工作室、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采用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2)突出应用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3)建立适应对内及对外开放的运作机制、管理办法并提供良好的服务。
7.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基本要求: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 学校与社会各界深度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设置双方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专业人员互聘、实习基地稳定、就业指导推荐等;
(3)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等;
8.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基本要求:
(1)以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标准,制定达到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的措施;
(2)以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进行较大力度的综合性改革;
(3)整合英语教学资源,建立CET-4后的英语教学课程体系;
(4)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受益面大。
9.高校学科专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基本要求:
符合教育部和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调整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
10.加快专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研究与实践
基本要求:
(1)与国外名牌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互派学生或联合培养;
(2)课程设置兼顾中西,部分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
(3)开展全外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4)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及质量监控体系。
11.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基本要求:
符合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教高〔2008〕1号文件要求。
12.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基本要求:
(1)学风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2)分析当前学风的新特点;
(3)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和效果。
(实际申报题目可以根据申报者或申报单位各自的特色有适当调整,但内容应符合本项目指南的基本要求)
(三)2008年至2012年重点教学改革计划(1项)
1.自命题
2.紧密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集成改革成果
3.主题明确,措施具体
4.打包,含专业、课程、实验室等的建设和改革计划
(四)自由选题(57项)
    主要面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自由选题应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调整与建设、实践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辅助体系、考试、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研究展开。
三、立项要求
1.各教学单位认真组织本单位的项目申报,严格把关,确保申报项目的质量与水平。鼓励多单位联合申报研究基础好、前瞻性强、改革力度大、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发展的综合性研究项目。
2.项目申报资格要求:
(1)申报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且在高校工作满两年以上(2006年7月以前参加高校工作);
(2)申报项目必须是教学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内容,科研内容项目不予立项;
(3)所申报的项目必须与申报人教学、工作内容相关且相称;
(4)在研项目的项目主持人申报项目不予立项,已被列入学校有关方面立项课题的不再重复立项(注:申报项目时建议参考近三年学校已立项项目)。
3.项目申报人需填写《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书》,用A4纸单面打印装订成册,于2008年7月28—29日报教务处教研科。所需表格请从教务处网页—师生服务—表格下载处下载。
4.2008年教学研究项目评审结束后,学校将组织专家,从 2007年和2008年立项的重点教学研究项目(A级)中,评选出若干项目,推荐2008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
四、申报限额
    2008年度校教学研究项目将实行限额申报,根据《关于开展到期教学研究项目结项工作的通知》(教务字[2008]23号)文件要求,各单位已到期项目的结项情况将作为确定各单位本年度项目申报数额的重要参考指标。具体为,各单位到期应结项目无正当原因没有结项者,从该单位教职工数中扣除该未结项人数。各单位申报限额为各单位教职工数扣除未结项人数的12%(小数实行四舍五入)。
附件:2008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申报限额
 
                                                  二○○八年七月十一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