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转发团省委转发关于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

作者:校团委 发布时间:2010-11-26 16:26:29 浏览次数: 【字体:
转发关于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0-11-26  阅读次数:61
  
各省辖市团委,省直团工委,省国资委团工委,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精神,切实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从全国高等学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开展为期一年的挂职工作。现将《关于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中青联发[2010]36号)转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派往县级团委数量与结构
    根据安排,我省需选拔120名高校团干部(以科级干部为主)分别到我省的105个区县和四川省的15个区县,共计120个县级团委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
    二、选派干部的数量与结构
根据团中央、教育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按照就近就便和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团省委、省教育工委共同拟定了挂职人选和挂职地对接方案,除特殊情况外,挂职人选和挂职地对接安排依此为准,不得作调整。
    三、有关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选派工作的重要意义。此次选派高校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是贯彻落实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精神,切实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省辖市团委、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充分认识选派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沟通协调,狠抓落实,确保选派工作顺利进行。
    2.注重标准,确保选派干部人选质量。各高校团委要会同学校组织等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明确此次选派挂职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对本校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做好选派干部人选推荐工作,确保选派干部政治素质好、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备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作风过硬、能吃苦、有奉献精神。
    3.齐抓共管,确保选派工作顺利推进。各高校团委要会同学校组织部门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按照个人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干部队伍和工作实际,在校内组织报名和考察工作,经学校党委组织人事部门遴选审核后确定人选。各省辖市团委、教育部门要迅速将此次选派挂职工作的有关要求传达到县级团委、教育部门,以便接收选派干部单位提早做好挂职人员工作岗位安排和生活保障等前期准备工作。
   4.克服困难,尽快完成选派人选推荐任务。团中央、教育部拟定于12月上旬召开选派工作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各省辖市和高校团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落实方案,确定选派干部推荐人选,于11月30日前将落实方案和相关名单报团省委学校部(电子版及纸质版)。团委隶属于团省委的各直属高校团委材料直接报送团省委学校部;独立学院团委材料经所属学校团委汇总报送团省委学校部;各团市委、省直团工委、省国资委团工委将所属学校相关材料汇总后报送团省委学校部。
未尽事宜请与团省委学校部联系。
    联 系 人:史学田  卢 蓉
    联系电话:0551-2811091,0551-5225525(传真)
    电子邮箱:ahxxb@yahoo.com.cn
    附件:1.中青联发[2010]36号
             2.选派干部名额分配表
             3.选派干部登记表
             4.选派干部及挂职地点汇总统计表
 
                                                               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附件1:
 
关于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6月14日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有关精神,进一步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同时切实加强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帮助高校共青团干部在深入基层、面向青年的工作实践中了解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增进与基层和群众的感情,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从全国高等学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开展为期一年的挂职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派工作的总体安排
    1.名额分配:见附件1
    2.选派条件:
   (1)参加工作一年以上;
   (2)从事共青团工作;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4)政治素质好、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备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作风过硬、能吃苦、有奉献精神;
   (5)以科级干部为主。
    3.选拔办法:采取个人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本校团委按照分配名额,在校内组织报名和考察工作,经学校党委组织人事部门遴选审核后,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
    4.挂职岗位:直辖市的县(区)团委副书记,副省级城市的县(区、市)团委副书记,地级市(地区、州、盟)的县(区、市、旗)团委副书记。各省级团委、地市级团委要会同教育部门就挂职干部选派任免等事宜向当地党委组织部门汇报沟通,由组织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履行选派干部的任免程序。
    5.人员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会同教育部门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部汇报沟通后,先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安排选派干部,超出及不足人员按照名额分配表进行调剂。
   二、选派干部的工作任务
    1.认真了解情况。选派干部要对挂职所在县级团委及其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的情况进行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摸清区域内各类团组织的基本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
    2.系统介绍经验。选派干部要结合全团已有的典型经验以及本校的有关经验,向基层团组织进行介绍,并在当地努力培育若干个基层工作典型。
    3.扎实推动工作。选派干部要指导、协调所在县级团委积极推进两新组织、民办院校建立团组织。加强与所在县级团委的沟通交流,并注重利用本校的人才、资源等优势,切实推动当地团的工作全面开展。
    4.积极探索创新。选派干部要积极配合所在县级团委主要负责同志,探索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动员机制,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发展后劲。
    5.努力锻炼提高。选派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锤炼作风、经受磨练、增长才干。
    三、选派工作的具体规定
    1. 选派干部在挂职期间,由派出单位、接收单位共同管理,以接收单位为主;不再从事原岗位工作,只转党、团组织关系,人事、工资关系不变。到西藏、新疆、青海的人员,参照援藏、援疆、援青干部的有关待遇规定执行。
    2. 原则上不得中断选派干部的挂职工作或对选派干部进行人员调整,确因工作变动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完成挂职任务的,须由派出单位另行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接替,并报团中央学校部备案。
    3.选派干部挂职期间,在原单位的职务予以保留,其职务升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福利待遇等不受影响;休假和探亲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挂职期间,符合条件的选派干部可参加公开选拔和本单位的竞争上岗。
    4. 选派干部在挂职期间参加接收单位的考核。挂职期满前,由接收单位做出鉴定,派出单位进行考核。选派干部的考核鉴定材料装入本人档案,作为今后安排使用的重要依据。
    5. 选派干部的住宿一般采取寝办合一方式,用餐统一安排在机关食堂。派出单位可根据选派干部所到地区的不同类别给予适当生活补助。
    6. 选派干部的工作期限为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为检验选派干部工作成效,挂职期满时选派干部要与所在县级团委主要负责同志共同向团中央、教育部书面报告工作情况。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要尽快制定落实方案,确定选派干部人选及挂职所在地。有外派任务的地区,由派出地省级团委与接收地省级团委沟通后统一确定。工作落实方案及有关表格(见附件2、3)请于11月30日前报团中央学校部。
   四、有关工作要求
   1.积极支持选派干部开展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充分认识领会此次选派工作的重要意义,确保完成本地区所分配名额。要抓好选派工作的宣传动员、选拔审核等环节工作,保证选派干部的质量;协调好选派干部所承担的本职工作,确保选派干部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投入;积极统筹各类资源,为选派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保障支持,并对选派干部的生活给予必要的关心。
    2.加强对选派干部的教育引导。各省级团委要对选派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教育和引导选派干部强化服务意识,摆正位置,不给基层添麻烦;珍惜机会,虚心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扎实工作,多办实事,不自满,不畏难;自觉遵守纪律,搞好团结协作,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3.抓好对选派工作的协调督导。各省级团委要通过定期巡回督导、召开阶段工作总结会以及建立专题工作网站、QQ群等方式,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督促和检查,促进选派干部之间的交流,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4.注重对选派工作的宣传。各省级团委、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充分运用所属各类媒体和其他宣传渠道,加大对选派工作的宣传。要注重发现、总结优秀选派干部的先进事迹,及时予以宣传报道。要大力推广各地在选派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联 系 人:王  良  曹  俊
     联系电话:010—85212180、85212280
     传    真:010—85212336
     电子邮箱:daxuechu@sina.com
 
     附件1:名额分配表
     附件2:选派干部及挂职地点统计表
     附件3:选派干部登记表
 
 
                                                                                    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党组
                                                                                       2010年11月11日
 
 
                                                 附件1:
名  额  分  配  表
省 份
派往县级
团委数量
选派干部名 额
跨省派出干部数
接受省外干部数
北  京
16
100
84(新疆37、内蒙古47)
 
天  津
16
61
45(甘肃36、新疆9)
 
河  北
172
131
 
41(江苏23、福建5、
湖北13)
山  西
119
94
 
25(浙江)
内蒙古
101
54
 
47(北京)
辽  宁
100
130
30(黑龙江)
 
吉  林
60
60
 
 
黑龙江
128
98
 
30(辽宁)
上  海
18
75
57(云南39、西藏18)
 
江  苏
106
175
69(西藏22、河南24、河北23)
 
浙  江
90
115
25(山西)
 
安  徽
105
120
15(四川)
 
福  建
84
89
5(河北)
 
江  西
100
100
 
 
山  东
140
156
16(青海)
 
河  南
159
135
 
24(江苏)
湖  北
103
141
38(贵州19、河北13、
四川6)
 
湖  南
122
132
10(四川)
 
广  东
121
160
39(广西21、贵州18)
 
广  西
109
88
 
21(广东)
海  南
20
20
 
 
四  川
181
115
 
66(安徽15、湖北6、
湖南10、重庆25、
陕西10)
重  庆
40
65
25(四川)
 
贵  州
88
51
 
37(湖北19、广东18)
云  南
109
70
 
39(上海)
西  藏
52
12
 
40(上海18、江苏22)
陕  西
107
117
10(四川)
 
甘  肃
86
50
 
36(天津)
青  海
28
12
 
16(山东)
宁  夏
22
22
 
 
新  疆
92
(含兵团)
46
(含兵团)
 
46(北京37、天津9)
合  计
2793
2793
469
469
 
                                                 附件2:
选派干部及挂职地点统计表
         共青团         省(自治区、直辖市)委(盖章)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及职务
挂职地点
 
 
 
 
 
 
 
 
 
 
 
 
 
 
 
 
 
 
 
 
 
 
 
 
 
 
 
 
 
 
 
 
 
 
 
 
 
 
 
 
 
 
 
 
 
 
 
 
 
 
 
 
 
 
 
 
 
 
 
 
 
 
 
 
 
 
 
 
 
 
 
 
 
 
 
 
 
 
 
 
         注:此表可复印,由派出地团委统一填写。

                                                      附件3:
选派干部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民族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学历
 
工作单位及职务
 
联系电话
及手机
 
电子信箱
 
 
 
 
 
 
 
学校
组织
(人事)部门
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盖 章)
年    月    日
 
 
 
(盖 章)
年    月    日
     附件2.xls
 
                                                      附件3:
选派干部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民族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学历
 
工作单位及职务
 
联系电话
及手机
 
电子信箱
 
 
 
 
 
 
 
学校
组织
(人事)部门
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盖 章)
年    月    日
 
 
 
(盖 章)
年    月    日
 
       附件4:
选派干部及挂职地点汇总统计表
 
         填报单位:                          (高校团委/团市委/省直团工委/省国资委团工委)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及职务
挂职地点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